多一些鼓励 子女成龙凤
一年一度的高考硝烟已经散尽,录取新生的帷幕即将拉开。
在无数封像报喜的鸽子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入学通知书,让在高考中获胜的学子如愿以偿的同时,一些考生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亦是情理中事。据我之经验,一些落榜者家庭往往有如此”连续剧”上演:家长,哭天抹泪者有之,不思饮食者有之,大骂儿子女儿乃天下第一笨者有之;考生,闭门不出者有之,大哭小叫者有之,茶不思饭不饮甚至走上绝路的也有之。
高考中榜,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但对落榜者而言,可能有诸多因素在其中。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埋怨。
其实,鼓励是人间最美好的一件事情。有的人,也许仅因为一句鼓励的言语而改变了命运,重写了人生。本人读初中时有位同学,一次写作文时受到老师表扬,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读了这个同学的作文,而且把他的作文贴上了墙,上面用朱笔画了一串又一串的红圈圈。此同学就此信心大增,写作文时比别人更用功,阅读的书籍也要比别的同学多许多。后来,这位同学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再后来,与其交谈时,他吐出真言:老师的鼓励,让他对写作文充满信心,终走上作家之路。还有一位高中时的同学,因为外语老师判卷子忙不过来,让他帮了一下忙,使他感到这是老师对他学外语的鼓励,后来他竟成为全校外语学得最出色的。
鼓励,其实就是在孩子的普通表现中发现亮点。平心而论,哪个孩子身上没有亮点?哪个孩子身上没有值得我们鼓励和褒奖的地方?在校读书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老师说哪个同学坐得直,你看吧,那位同学会把腰板一挺,坐得更直;老师说哪个同学念书声音大,他会更大;老师说哪个同学到校早,明天他到得更早……我读五年级时,班上有位同学,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的同学就给班主任打小报告,其实老师哪能不知道,但老师却说,某同学上课时爱睡觉,但他对生产队的牲口特别熟悉,不论牛不论驴,他都能叫上名字来。其实老师发现的这个”亮点”跟学习一点不沾边的,后来这话传到那位爱睡觉同学的耳朵里,他激动得都快流泪了;再后来,这位同学当上我们村的兽医,谁家的牲口生病都离不了他。
鼓励,就是孩子的加油站。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个小故事,说几年前有个考生考完语文后认为作文考砸了,痛不欲生。为父者实在不忍看到儿子的惨状,让儿子将作文默写出来,拿去让学校的几位语文老师看,语文老师用挑剔的眼光将这位考生的作文圈点得一无是处。恰好孩子的小叔回来了,重抄一份,带到作协让作家们看。要求作家们一定要写出该作文的长处。作家们心领神会,将作文中的优点分析得头头是道。孩子在作家的鼓励中重拾学习信心,现在读博士都快毕业了。
恢复高考制度多年来,人们对读书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日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向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希望他们有所建树,希望他们能正确地对待自己,那就多鼓励他们吧!